原发性肺动脉高压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心力衰竭备考要点摘要 [复制链接]

1#

心力衰竭,由于心脏功能异常,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出量,无法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。关键是心排出量减低。

心衰的基本病因包括前负荷过重、后负荷过重、心肌损害。

前负荷过重包括机体本身血量增多(如贫血、甲亢)、异常结构导致心内血多(如瓣膜关闭不全所致反流、间隔缺损)。

后负荷过重包括主动脉狭窄、肺动脉狭窄、肺动脉高压等。

慢性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,机体为保证供氧,代偿性增加循环血量。贫血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头晕、乏力、困倦、腹部胀满、食欲减低等;轻度贫血时无明显心悸表现,仅活动后引起心悸、心率加快。常见体征包括面色苍白。

心衰的诱因包括感染、心律失常、治疗不当等。呼吸道感染最常见,多发于老年人。

心衰的早期代偿机制包括Frank-Starling机制、心肌肥厚、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、肾素-血管紧张素-醛固酮系统激活。

左心衰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。劳力性呼吸困难,左心衰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。端坐呼吸,患者难以平卧,不得不保持坐位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,患者平卧时肺淤血加重,在睡眠中突然憋醒,被迫坐起(入睡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,小支气管收缩,气道阻力增大)。急性肺水肿,左心衰竭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。

左心衰竭患者坐起时能够缓解呼吸困难,与支气管哮喘鉴别。

左心衰患者可表现出咳嗽、咳痰、咯血。急性左心衰患者咳粉红色泡沫痰(肺水肿)。左心衰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、头晕、少尿、肾功能损害等表现。

左心衰患者体征:肺部湿啰音,心脏体征(心脏扩大、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、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、交替脉)。

右心衰症状: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食欲不振。

右心衰体征:积液、低垂位水肿、颈静脉怒张(较早出现,具有特征性)。右心衰产生水肿的始动因素为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。

检查颈静脉怒张时,患者取半卧位,呈30°-45°,观察颈外静脉充盈情况。颈静脉充盈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间距的2/3即可诊断。

当左心衰发展为全心衰竭后,呼吸困难反而减轻。肾性水肿以颜面部水肿为主。

舒张型心力衰竭常见于冠心病、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、肥厚型心肌病等。

心力衰竭的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(以室性心动过速、室早多见)、电解质紊乱(以低血钾多见)、心源性肝硬化、血栓栓塞。

心力衰竭的辅助检查包括BNP、胸片、彩超(左室射血分数LVEF定量描述)。BNP,脑钠肽,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,用于诊断或排除诊断心衰、鉴别心力衰竭与支气管哮喘、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。

心功能分级主要包括Killip分级(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)、纽约心功能分级(适用于除急性心肌梗死以外的任何心脏病)。

Killip分级用于在AMI所致的心力衰竭的临床分级。

Ⅰ级:无明显心力衰竭征象。

Ⅱ级:轻至中度心力衰竭,肺啰音范围小于两肺野的50%。

Ⅲ级:重度心力衰竭,出现急性肺水肿,肺啰音范围大于两肺的50%。

Ⅳ级:出现心源性休克。

NYHA心功能分级。

Ⅰ级:患者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,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悸、气喘。

Ⅱ级: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。休息时无自觉症状,一般体力活动引起心悸、气喘。

Ⅲ级: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。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心悸、气喘。

Ⅳ级: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,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。

整理徐鑫鹏

排版徐鑫鹏

审核*秋园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