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发性肺动脉高压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家长必看打了免费疫苗,自费疫苗还要打 [复制链接]

1#
女人脸上长白癜风 https://m-mip.39.net/nk/mipso_4474446.html

疫苗,最大的作用是预防那些可能已经被人们忘记了的疾病。但,疫苗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。


  

宝宝疫苗种类太多分不清楚?打了免费疫苗,自费的还要打吗?疫苗接种问题一直是宝爸宝妈们关心的热点问题,今天,小编就和家长们聊一聊儿童疫苗。

一、疫苗的种类

目前我国常用疫苗分为两类,免疫规划疫苗(原第一类疫苗)和非免疫规划疫苗(第二类疫苗)。免疫规划疫苗指*府免费向公民提供,公民应依照*府规定受种的疫苗,也称免费疫苗。包括:卡介苗、脊髓灰质炎疫苗、百白破三联疫苗、麻疹疫苗、乙肝疫苗。非免疫规划疫苗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。目前常见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有:水痘疫苗、流感疫苗、狂犬病疫苗、肺炎疫苗等。

二、除了免费疫苗,有必要进行自费疫苗的接种吗?

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并不是区别疫苗重要不重要的因素。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建议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(比如肺炎疫苗,流感疫苗),给孩子更多更全面的预防保护。

三、错过疫苗最佳接种时间还能接种吗?

可以,接种疫苗不要提前,但可以适当延后。只要在适用年龄范围内能完成所有剂次,不会影响疫苗保护效果。

四、接种疫苗后多久能产生免疫力?

理论上接种疫苗后约1-2周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,具体视疫苗本身的特性和人体自身情况。

五、进口疫苗VS国产疫苗,怎么选?

从整体上来说,有些疫苗的制造工艺可能有所差别,但对于同一种疫苗来说,无论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,它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是基本一致的。

六、两种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?

根据《国家预防接种工作规范》(年版),一次接种两针免疫规划疫苗没有问题。若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间发生冲突,也可以同时接种。但注意要接种在不同部位。目前我国实际情况各地不一,所以还要询问医生之后,根据具体情况而定。

七、接种过疫苗就能%不生病吗?

疫苗只对特异性病原体类别有预防作用,不包括所有的型别。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%,由于个体差异,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。

八、打疫苗有副作用吗?

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,如接种部位酸痛、轻微发热等,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。儿童期疫苗接种预防感染性疾病的益处,远远大于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。

九、下列情况需要暂缓预防接种

01

感染性疾病

急性感染性腹泻、中度和重度的急性感染性疾病(如肺炎、脑炎、脑膜炎、心肌炎、严重腹腔感染等)好转期,如有疫苗接种需求,建议专科门诊咨询。疾病完全恢复后,可以接种疫苗。

02

先天性心脏病

伴有心功能不全、严重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;复杂青紫型先心病,需要多次住院手术者;合并免疫缺陷、感染、严重营养不良、免疫抑制剂使用者。

03

癫痫

近6个月内有癫痫发作的患者。

04

热性惊厥

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或短期内频繁惊厥发作(年半内发作≥3次,或一年内发作≥4次),建议专科门诊就诊。

05

哮喘

哮喘急性发作(喘息、咳嗽、胸闷、气促等),尤其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时,应暂缓接种。

06

食物过敏

急性反应期(如哮喘、荨麻疹等)或接种部位皮肤异常,应暂缓接种。

下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疫苗接种前后的一些注意事项。

接种前后

注意事项

1

在接种疫苗前

?? 家长应如实向接种医生提供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。

?? 积极配合接种医生对儿童身体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工作,以便接种医生正确掌握接种疫苗的禁忌症。

一般来说,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孩子,不宜接种活疫苗。

患有发热或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传染病时应推迟接种。

既往接种疫苗后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儿童,不应继续接种该种疫苗。

患有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,不应接种含百日咳抗原的疫苗。

2

在接种疫苗后

留观至少30分钟

?? 必须在预防接种点留观至少30分钟,如果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再回家,以免发生异常反应而得不到及时的处理。

接种后的作息

应让小孩多休息,不做剧烈的活动。

接种后的卫生

应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,勤换洗衣服。

禁止用手搔抓接种部位,以免局部感染或出现加重反应。

如果局部经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,医院就诊。

接种后的饮食

注意尽可能让小孩多喝水。

尽可能多进食清淡的饮食,多吃水果、蔬菜。

少吃或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,如葱、姜、蒜和辣椒等。


  如果是口服轮状病*疫苗、脊灰疫苗等,在接种前后至少30分钟内不得进食热的东西,如热奶、热水、热食,也不宜喂母乳,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。

常见的预防接种

不良反应

及处置原则


  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多表现为一般反应,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,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、倦怠、食欲不振、乏力等综合症状。

发热:

少数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,可能出现发热,一般持续1-2天,很少超过3天;个别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2-4小时会有发热,6-12小时达高峰。

接种减*活疫苗后,出现发热的时间比较晚(如接种麻疹疫苗后6-10天可能会出现发热)。

受种者发热≤37.5℃时,应加强观察,适当休息,多饮水,防止继发其他疾病。

受种者发热>37.5℃或≤37.5℃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、异常哭闹等情况,医院诊治。

局部红肿、硬结:

红肿:少数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,局部出现红肿,伴疼痛。红肿范围一般不大,仅少数人红肿直径30mm,一般在24-48小时逐步消退。

硬结:部分受种者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,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未完全吸收,刺激结缔组织增生,形成硬结。

红肿和硬结<15mm的局部反应,一般不需要处理。

红肿和硬结15~30mm的局部反应,可用干净的毛巾先冷敷,出现硬结者可热敷,每日数次,每次10-15分钟。

红肿和硬结≥30mm的局部反应,医院就诊。

接种卡介苗后的局部反应:

接种卡介苗2周左右,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,随后化脓,形成小溃疡,大多数在8-12周后结痂,一般不需要处理,但要注意不能热敷,保持局部清洁、干燥,防止继发感染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